今天介绍下mysql innodb中的锁
锁类型介绍(行级锁)
- 共享锁(S):允许事务读一行数据
- 排他锁(X):允许事务删除或更新一行数据
- 如果一个事务T1已经获得了行r的共享锁,那么另外的事务T2可以立即获得行r的共享锁,因为读取并没有改变行r的数据,称这种情况为锁兼容,如X与X、S不兼容, S与X不兼容,S与S兼容;
- InnoDB存储引擎支持多粒度(granular)锁定,这种锁定允许事务在行级上的锁和表级上的锁同时存在。为了支持在不同粒度上进行加锁操作,InnoDB存储引擎支持一种额外的锁方式,称之为意向锁(Intention Lock)。意向锁是将锁定的对象分为多个层次,意向锁意味着事务希望在更细粒度(fine granularity)上进行加锁
一致性非锁定读
- InnoDB存储引擎通过行多版本控制(multi versioning)的方式来读取当前执行时间数据库中行的数据
- 如果读取的行正在执行DELETE或UPDATE操作,这时读取操作不会因此去等待行上锁的释放。相反地,InnoDB存储引擎会去读取行的一个快照数据
- 非锁定读不需要等待访问的行上X锁的释放。快照数据是指该行的之前版本的数据,该实现是通过undo段来完成。而undo用来在事务中回滚数据,因此快照数据本身是没有额外的开销。此外,读取快照数据是不需要上锁的,因为没有事务需要对历史的数据进行修改操作
- 非锁定读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库的并发性。在InnoDB存储引擎的默认设置下,这是默认的读取方式,即读取不会占用和等待表上的锁。但是在不同事务隔离级别下,读取的方式不同,并不是在每个事务隔离级别下都是采用非锁定的一致性读。此外,即使都是使用非锁定的一致性读,但是对于快照数据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 在事务隔离级别READ COMMITTED和REPEATABLE READ(InnoDB存储引擎的默认事务隔离级别)下,InnoDB存储引擎使用非锁定的一致性读。然而,对于快照数据的定义却不相同。在READ COMMITTED事务隔离级别下,对于快照数据,非一致性读总是读取被锁定行的最新一份快照数据。而在REPEATABLE READ事务隔离级别下,对于快照数据,非一致性读总是读取事务开始时的行数据版本
一致性锁定读
- 在默认配置下,即事务的隔离级别为REPEATABLE READ模式下,InnoDB存储引擎的SELECT操作使用一致性非锁定读。
-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用户需要显式地对数据库读取操作进行加锁以保证数据逻辑的一致性。而这要求数据库支持加锁语句,即使是对于SELECT的只读操作
自增长与锁
- 自增长在数据库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属性,也是很多DBA或开发人员首选的主键方式。在InnoDB存储引擎的内存结构中,对每个含有自增长值的表都有一个自增长计数器(auto-increment counter
- 插入操作会依据这个自增长的计数器值加1赋予自增长列。这个实现方式称做AUTO-INCLocking。这种锁其实是采用一种特殊的表锁机制,为了提高插入的性能,锁不是在一个事务完成后才释放,而是在完成对自增长值插入的SQL语句后立即释放
- 从MySQL 5.1.22版本开始,InnoDB存储引擎中提供了一种轻量级互斥量的自增长实现机制,这种机制大大提高了自增长值插入的性能
- 需要注意InnoDB存储引擎中自增长的实现和MyISAM不同,MyISAM存储引擎是表锁设计,自增长不用考虑并发插入的问题。因此在master上用InnoDB存储引擎,在slave上用MyISAM存储引擎的replication架构下,必须考虑这种情况
- 在InnoDB存储引擎中,自增长值的列必须是索引,同时必须是索引的第一个列
外键与锁
- 外键主要用于引用完整性的约束检查,在InnoDB存储引擎中,对于一个外键列,如果没有显式地对这个列加索引,InnoDB存储引擎自动对其加一个索引